联系我们
- 成都安宇广告制作有限公司
- 联 系:安经理
- 手 机:13076012601
- 电 话 :13076012601
- 邮 箱 :2964853068@qq.com
- 网 址 :www.scxdty.com
- 地 址 :成都市成华区荆翠西路2号金科中心7栋207室(川陕立交旁)
新闻动态 / NEWS
招牌灯箱广告制作从唐朝时期便开始有了
发布时间:2019-12-18 来源:http://www.scxdty.com/news/84.html
在《述异志》中,记载过一则经典的古代广告案例。
洛阳西市有个酿酒行业集中的延酤里,其中有位姓刘的商人擅长酿酒。他每次都会把酿好的酒当街放置,在太阳底下暴晒,往往晒个十天半个月,酒香如故。
每当有人前来买酒,他都会在暴晒的酒坛中送人一角(jue,古代盛酒的器具)酒,让人品尝,回报是无偿饮用后,要回去替其宣传。
由于洛阳流动人口很多,前来买酒的人也多,他每天送人品尝的美酒达到数坛之多。但是经过这种宣传,他的酒香味浓郁、味道甘美的名声也伴随着全国各地的旅客们传遍天下,名扬千里,被人们称为“骑驴酒”,因为有很多人从很远的地方骑着驴,特地前来购买。
刘老板的生意也特别红火,他因“骑驴酒”而成为名噪一时的大富商。而他的这种宣传手段,就是初期的广告。
我国古代早期的广告,都是靠客户口口相传进行的,信息只在彼此熟悉的人群中交流传递,虽然这种传播更具亲和力和信任度,但是传播的范围有限,速度很慢,对商品流通起到的作用不大。
隋唐时期的商人们,往往会在自己的店外挂上面积很大的招牌和幌子,上面写有店铺的名号,主要用来展示商店的标识、经营的商品种类或提供的服务项目。
这些幌子往往以生动、直观的形式,鲜艳的色彩和魅力的标志,在给顾客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,让人了解并且记住商铺的名称和产品。
这些幌子主要由青白布制成,周边饰以锯齿状或者波浪状,尤其以酒店业居多。
在《水浒传》中就有武松看到写着“三碗不过冈”酒旗的广告,才入店饮酒,后打死老虎的故事。
武松打虎的故事中只是一家县级的小酒店,而在隋唐的大城市里,大型酒楼的店招早已发展为各种颜色的五彩酒旗,上面绣着特殊图案和店名,并且写有诱导顾客购买的文字。既显示店铺的特征,又有品牌的推广,效果十分明显。
隋唐时期,城市的夜生活很发达。很多商业区可以通宵达旦地经营,所以利用灯笼打广告是一个很有效的推广方式。
这种灯式广告一般是在灯笼或灯箱上用文字表明店铺的身份,灯笼的制作也是极尽华美,夜间悬挂在店铺前,是一种特别引人注目的悬挂广告。
有些特殊行业的店铺,会在店外悬挂能代表本行业内容的一些物品,当作幌子广告的补充,也能收到奇效。
比如药店会在门外悬挂葫芦,卖农具的会在店外挂上犁耙等等。这类广告有实物,有寓意,朴实无华,形象生动,也能找准受众,提高商品知名度和销量。
广告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,引领了古代的品牌意识和竞争意识,同时又将中国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其中,甚至将儒家精神的“仁”和“信”也包含在内,是中国商品经济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,也是值得今天的广告人借鉴的。